-
《青海社会科学》穆随心、黄晶晶:新业态从业人员工伤保险制度建构的法理基础论纲
摘要:建构新业态从业人员的工伤保险制度业已成为当前党和国家政策及社会法领域的重要议题,但亟需厘清其法理基础,其中工伤保险制度的性质定位是“总开关”。通过“源流考镜”,工伤保险制度缘起于侵权责任法归责原则的变革,该变革下强化的个别雇主(损害填补)责任需要雇主责任保险制度等实现工伤风险分担的初步社会化,在这一过程中对雇主责任保险制度等的探索也形成了工伤保险制度的重要“技术储备”。彻底的风险分担社会...
-
《智库理论与实践》姚怡帆、胡峰、许正中: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政府数据安全治理的机遇、风险及应对
摘要: 生成式人工智能是推动数据要素高水平安全的新动力,助力政府数据安全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实现政府数据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优势。[方法/过程]本文基于政府数据安全治理“黑箱阶段-灰箱阶段-白箱阶段”的全生命周期流程,剖析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各阶段所引致的机遇与风险,并提出应对策略。[结果/结论]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最大化发挥其在事前监测预警、事中应急响应、事后反馈评估的赋能作用,但也伴随着可...
-
《图书情报导刊》赵豪迈付玉环:基于引文分析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全球传播扩散研究
摘要:“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世界各国产生了巨大影响。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2012—2021年收录的有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献为研究对象,从引文分析角度,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全球传播扩散的现状进行了扫视和分析,并从议程设置能力、传播内容的精准性、传播方式的多元化、传播载体的多样性4个方面提出了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全球传播扩散的路径。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传播扩散;引文分析;基金资...
-
《国家安全论坛》张亚泽 方金凤:不断深化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研究
摘要:<正>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十年来,国内学者围绕总体国家安全观开展了全方位研究。从发文量看,自2014年首次提出以来,该研究主题发文数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且日益从渐进式缓慢增长向爆发式高速增长转变。从核心作者和重点机构看,总体国家安全观研究吸引了大批国内学者,甚至形成了具备一定科学素养和专业能力的研究团队,同时成立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研究中心等专门研究机构,一些高等院校设立了专门的伟德BETVLCTOR1946。从研究...
-
《管理评论》姚怡帆、张相、叶中华:目标-工具-效力:中国数字政府建设政策的三维图景
摘要:数字政府建设已经成为有力有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前沿阵地,是创新政府治理理念、全面形成数字治理新格局的重要内容。为进一步完善数字政府建设的政策体系,在“目标-工具-效力”三维框架下,本文综合运用内容分析法和PMC指数模型对2015—2021年间国家层面出台的54份数字政府建设政策文本进行了量化考察。研究发现,虽然数字政府建设的政策目标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和数据赋能政务服务改革的工作思路,政策工具覆盖较为全面...
-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刘佳、朱珊、彭佳:中央土地督察对地方土地出让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基于例行督察的准实验研究
【摘要】作为土地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土地督察制度通过硬化土地利用的制度约束,规范地方政府土地出让,从而限制土地出让规模。本研究以土地例行督察政策为准自然实验,采用中国28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多期DID方法实证检验了土地例行督察对地方政府土地出让规模的长短期抑制效应及作用机制。实证结果显示:(1)土地例行督察能够有效遏制土地出让规模,且此结论具有较强的稳健性;(2)土地例行督察对土地出让规模的...
-
《国家安全论坛》张昊、祁占勇: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老员工国家安全素养的内涵特质与基本结构
【内容摘要】 培育老员工国家安全素养是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基本要求,也是应对国 内外错综复杂安全局势、筑牢国家安全防线的现实需要。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老员工国家 安全素养不仅包含知识与技能等认知因素,还包含情感和价值观等非认知因素。因此,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以国家认同感、使命感为牵引,从个体、国内、国际三个维度出发提 高意识、掌握知识、生成能力,是老员工国家安全素养的内涵,具有价值...
-
《道德与文明》苏光恩:同情的进步———亚当·斯密道德哲学中的文明问题
〔摘要〕 亚当·斯密的道德哲学强调道德判断的情境性和道德情感的社会生成性,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持有一种相对主义或文化多元主义的立场。在斯密那里,跨文化的比较始终是可能的,因为自然合宜性构成了我们评判某一习俗的客观的、外在的尺度。文明与野蛮的差别在斯密那里并不是中性的,文明社会与野蛮民族在生活条件上的差别本身就具有重要的道德后果,而且文明的进程在道德上体现为人的同情能力的进步。斯密借助“文明”的概念表...
-
《日本问题研究》丁韶彬、李彦燊:日本对外援助中企业与非政府组织合作模式研究
日本对外援助中企业与非政府组织合作模式研究丁韶彬1,李彦燊2(1. 伟德国际BETVlCTORAPP官网 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2. 伟德国际BETVlCTORAPP官网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摘 要:企业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参与,是日本对外援助中的一个重要特征。经过对外援助不同发展阶段的历史沿革,企业和非政府组织之间形成了包括资产协力型、社会贡献型、社会责任型、创造共享价值型在内的多种合作模式。企业和非政府组织在日本的对外援助中扮...
-
《人民论坛》丁韶彬:美国对外军事援助的历史演进及本质
美国对外军事援助的历史演进及本质丁韶彬【摘要】美国对外军事援助数额巨大、形式多样、对象广泛、持续时间长,是二战后美国最重要的对外政策工具之一,对美国及受援助国进而对区域和全球的政治和安全产生重要影响。就对受援助对象的影响而言,美国的军事援助往往乏善可陈,而且为了自身的国家安全利益,美国往往在对外军事援助中置受援助国人权和民生改善于不顾。此外,美国对外军事援助往往是联盟的结果而不是原因,也难以带...